研究院坚持开放联合、协同创新的引人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引人育人新途径、新模式、新经验,引进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了联合研究生培养、博士后培养,已经发展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创新创业首选区、产业技术人才输送地”。
具有的相关资质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9)
●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09)
●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09)
● 天津市留学人员创业园(2009、2017)
● 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07)
● 院士专家工作站(2015)
● 天津市青年创业基地(2015)
● 滨海新区“侨胞之家”示范单位(2021)
人才引进
除了创始院长饶子和院士、现任院长曹雪涛院士、领衔中药新药研发平台的张伯礼院士、领衔成果转化的英国皇家工程院崔占峰院士、中科院阎锡蕴院士等院士专家外,依托良好的全链条药物研发技术平台,为天津市吸引聚集了18名国家级高端人才、47名市级高端人才,以及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研究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休伯、利兰·哈特韦尔为名誉院长,聘请陈竺、高福等12名院士作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聘请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多名教授在研究院兼职。这批专家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把脉,对研究院研发转化进行指导,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培养
研究院积极推进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在国家教育部、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9月,研究院与南开大学联合培养的77名硕士研究生正式入学。至今,研究院与南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040人。这些研究生在学期间参与了诸多企业研发项目,同时成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
共建人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联合天津市25个成员单位成立天津市生物医药领域工程中心,联合研发生产企业和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发起成立中国蛋白药物(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质量联盟,发起成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艾滋病疫苗研究会,牵头成立天津滨海新区抗癌新药创制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参加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推动成立天津市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