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新会员注册 ]  [ 登陆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中宏网】津药联合院与经开区、天津科技大学共建 滨海新区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基地揭牌


作者:tjab 时间:2024/4/30


  
     中宏网天津4月30日电 如果有人告诉你钢铁厂炼钢时产生的工业尾气可以生产鱼饲料蛋白,你听后肯定大呼“不可能”,其实,生物制造已经将这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而且还正在将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如何为“不可能”变成“可能”加速?如何更好地连通想象和现实?4月29日,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津药联合院)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壮大发展新动能,联合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的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基地正式揭牌,同时生物制造产学研基地、生物制造双创空间、学生就业基地揭牌,津药联合与部分入驻项目签约。
     津药联合院党委书记黄亚楼,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白海力,经开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马建军,滨海新区科技局副局长陈峥出席并讲话。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经开区医药局、南港产促办以及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小月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鼎正药业相关领导参加。揭牌活动由津药联合院副总经理卢艳梅主持。
     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白海力在讲话中表示,通过共建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平台、共享科研服务平台、共建生物制造双创空间,汇聚和孵化优秀高质项目、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经开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马建军在讲话中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好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在科技创新、产业空间、融资上市等方面提供多元政策,支持生物制造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发展壮大。
     揭牌前,经开区管委会、科技大学、津药联合院三方代表上台签署《生物制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随后,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基地、生物制造产学研基地、生物制造双创空间、学生就业基地正式揭牌。
     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基地位于津药联合院服务楼一楼,占地面积2600余平方米,基地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划设计,建设有孵化区、生物实验区、原液区、灌装区,集人才培养和实践、生物技术服务、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利用天津科技大学生物技术领先全国的优势,通过引入一批先进项目团队,双方共建生物制造技术平台,为生物制造企业提供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和研发创新等服务。创业团队可以依托基地创业平台提供的创业辅导、配套政策落地、产业基金投资、项目对接等各项服务,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津药联合总经理贾晖介绍。
     “这是津药联合院和政府、高校的一次强强联合,基地集经开区产业政策支持、高校先进科研成果、津药联合院专业技术平台服务支撑等多个优势于一体,这里既是一个多方联动的‘孵化器’,也是一个成果转化的‘加速器’,铺就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津药联合院党委书记黄亚楼介绍,“基地将与津药联合院已有专业技术平台形成良好互动和技术支撑,比如院内已有的分析测试中心可满足物质检测和成分分析需求,动物实验中心可以有效提供临床前动物实验。未来,津药联合院还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更好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揭牌活动结束后,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白海力在津药联合院党委书记黄亚楼等院司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津药联合院分析测试中心(瀚盟公司)、医脉众创实验区和创新园展示中心,双方就后续深化合作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近年来,津药联合院聚焦打造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布局新领域、领航新赛道,拓宽发展新空间,在已有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医脉众创的基础上,新建细胞微囊泡研发和产业化的专业众创空间——外泌体众创空间和生物制造创业基地,建设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形成“一院两区”格局,孵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立了“贴近团队、贴近项目”的10亿元规模的医脉产业基金,推出了面向生物医药企业的定制化金融产品医脉兴业通,形成“投资+孵化”的创新模式。
     未来,津药联合院依托“专业综合大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综合大平台,瞄准建设国际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的目标,以更加优质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业态。
(来源:中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