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天津核酸产业联盟北京联络处正式揭牌
千锤锻铁声犹在,三地共话创新志。
昔日京城打磨厂的叮当锤响,见证着匠人千锤百炼的执着追求;今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脉动,正奏响大健康产业的时代强音。4月27日,“中国生物医药打磨厂论坛”在京启幕,作为生物医药“百家讲坛”的深化延伸,论坛聚焦核酸药物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60余位政产学研代表、行业领袖齐聚前门历史文化街区,以"精工细作"的打磨匠心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共绘京津冀健康产业发展新蓝图。
.jpg)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张礼和致辞
.jpg)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党委书记、会长孙晓洲致辞
.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李青致辞
.jpg)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蒋宇扬致辞
.jpg)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医药生物技术处处长于振行致辞
.jpg)
康希诺生物董事长、核酸产业联盟轮值主席宇学峰致辞
.jpg)
天津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致辞
活动当日,天津核酸产业联盟北京联络处正式揭牌,联络处将整合京津资本与市场资源,通过定期举办技术对接会、投融资路演等活动,深化两地产业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链融合。“联络处的设立将实现京津两地核酸产业人才、项目、资金、技术等诸多要素无缝衔接,有机融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道刚介绍,“依托联络处,北京诸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项目优势、研发优势和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所具备的创新创造优势、政策赋能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实现完美对接,从而产生1+1>2的赋能效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将通过点对点的项目对接、闭门会议、成果研讨、项目评估等活动,让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变为最美丽的现实。”
.jpg)
研究院党委书记刘道刚接受天津电视台、滨海融媒体采访
论坛现场,创新热力持续沸腾。与会专家学者、行业领袖聚焦核酸药物产业“实验室到工厂”的转化路径展开头脑风暴,围绕药物品种开发、研发服务和生产制造等,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交流。既有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脉,也不乏对产业链协同的务实建言。
论坛不仅搭建起思想碰撞的舞台,更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催化剂”。活动现场,研究院孵化企业——天津全和诚与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手”共筑新型靶向降解分子研发平台,针对肿瘤耐药、肿瘤免疫治疗展开全面合作;同时与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核酸原料纯化提升,加速“卡脖子”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

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尹秋响发言
天津全和诚分别与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
“本次论坛不仅延续了百家讲坛的智慧激荡,更以实践为导向,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实验室脑洞’向‘市场产品’的跨越式发展,为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提供新范式。”研究院党委书记刘道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