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技术很赞,但,缺钱!”
“创新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或其他活动超预算,没钱向下推进了怎么办?”
······
资金紧缺是不少科创型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随着知识产权成为一种重要财产形态,将“知产”变“资产”,用好专利质押融资激活创新池水正受到越来越多科创企业的关注。近日,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孵化企业——天津全和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全和诚公司”)通过转让专利所有权,顺利获得500万元知识产权融资。
作为津药联合院孵化企业,全和诚公司主要开展小分子CDMO和IVD原料产品开发工作,是集化学技术、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由于企业为科创型企业,生产设备以租赁为主,设备投入不多,固定资产较少,传统的融资模式无法快速筹到资金,最终公司决定以专利权这一无形资产作为租赁物开展融资租赁。

全和诚公司
全和诚公司的这场融资吸引了聚焦于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正奇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奇租赁”)的关注。知识产权融资租赁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之一,既要融资又要融物,涉及到买卖和租赁两层法律关系。通过该模式,全和诚公司将其核心关联专利作为租赁标的物,向正奇融资转让了专利所有权,获得了500万元融资,并将全和诚公司高价值专利的专利权质押给正奇融资作为融资担保手段。该项目以生物医药领域“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实验室用磁力搅拌器”专利权为租赁物,该租赁物经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评估,价值达532万元;同时,承租人提供核心业务“一种双通道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进行质押担保,质押专利经评估公司评估,价值达988万元。
.jpg)
医脉兴业通发布会海报(资料图片)

医脉兴业通发布会现场(资料图片)
近年来,资金问题越来越成为全和诚公司等科技型企业的主要制掣之一,津药联合院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着眼孵化企业融资难点、痛点精准发力,不断提升融资环境:组建医脉(Inno-Medicine)产业基金、种子基金,打造“投资+孵化”新发展模式,支持生物医药项目转化孵化和企业快速成长,目前已完成3个项目投资,另有2个项目投资立项;与兴业银行天津分行联合推出定制化综合金融专属产品“医脉兴业通”,面向企业发展全过程,目前已与首批6个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津药联合院作为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综合大平台,积极发挥科创平台策源、孵化、服务作用,持续推动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