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新会员注册 ]  [ 登陆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研究院投资发展部被授予 “滨海新区工人先锋号”称号


作者:tjab 时间:2020/6/30


    6月30日,研究院投资发展部被授予“滨海新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此次评选由滨海新区总工会发起,旨在表彰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研究院投资发展部在院党委的带领下,快速响应国家与天津防控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对抗疫情的同时,积极推动复工复产。
    强化措施和服务,确保孵化企业防疫安全。在坚决落实好天津、新区总体防疫部署要求基础上,主动与属地开发区责任部门、网格部门协同,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疫情初期就快速组织摸排并迅速掌握全部入驻企业人员基本信息、在津离津情况、身体状况和疫情接触情况等重要信息;将70余家入驻企业分解、责任到人,将各项防疫要求、信息动态、紧急措施等及时有效传递至各企业,实时掌握企业人员动态,将相关信息反馈至所属网格单位和防疫部门。同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企业人员情况及时调整有关要求措施,与各防控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为保证防控措施有效实施和随后企业复工复产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院入驻企业以小微企业居多,人员组成复杂,各项防疫物资很难及时到位。投资发展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与各企业负责人反复沟通防疫要求,耐心统计人员情况。同时以研究院名义联系多家供应商,集中为企业定购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有效缓解企业防疫物资采购困难的情况,并调研企业在疫情期间对专业设备、实验耗材和技术服务的需求,组织企业集中采购。
 
    研究院人员情况摸排统计、落实防疫要求部署、保证企业防疫安全等许多做法、措施和成效多次获区防控部门认可,并推广至其他防控网格借鉴使用。随着各项防疫措施的实施和防控服务的开展,孵化企业的防疫安全得到了有力保证。
    严峻时刻,挺身而出,做好企业研发、生产的“护航员”。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行业的特殊性,许多研发实验、生产工作不能长时间停滞。春节后,正值我国疫情爆发高峰期,各地都出台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但研究院入驻企业的重点实验、重点工作一旦停止,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为了保证入驻企业紧急情况下做好实验、维持工作,研究院无畏风险,审慎安排企业关键人员到岗开展工作,每天安排部门人员到院进行管控,在政府准许复工前,先后有21家企业人员到岗开展关键研发、生产工作。同时,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帮助多家企业承担起实验工作任务,企业人员无法返津、无法进入实验室,投资发展部工作人员接受委托,帮助企业紧急处理相关工作,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入驻企业造成的损失。
 
    在积极帮助院内入驻企业开展工作的同时,京津冀一批医药研发企业也急需疫情期间的技术服务支持。投资发展部及时调研了解情况,帮助有需求企业对接研究院安全评价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周边一大批企业通过研究院各平台的技术服务,实验、生产工作得到保障。特别是承担着疫苗研发、检测试剂研发的疫情防治相关技术攻关的康希诺、丹娜生物等企业,通过研究院各技术平台疫情期间的“挺身而出”,项目进展顺利,研发试验得到保障,为抗击疫情持续贡献力量,也彰显了研究院产业支撑的重要作用。
     科学安排,严格防控,企业全员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从未放松,为了给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提供安全保障,研究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判疫情发展形势,投资发展部结合各级各项防控要求,与防控网格责任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科学、严格、有效的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案和措施。从人员信息排查、提前报备,到楼宇整体管控、加强人员健康报告和入院管理、防疫消杀不留死角、严把用餐安全等方面筑好防疫复工“防火墙”。提前帮助入驻企业做好复工准备和申请,落实好防控要求措施,协助科伦药业、丹娜生物、乾启医药等30余家企业率先拿到经开区复工许可。以“每日到岗提前申报+当日督导检查”的方式,保证企业复工后防疫安全,2月10日至2月中下旬,近40家在孵企业1300余人次到院开展相关工作,2月24日后,入驻企业全部复工,目前日均到院企业50余家,日均到院企业人员460余人,其中科伦药业北方研究院、天成药业、正元盛邦等大型企业日均到院近200人。
    为持续保证入驻企业防疫安全,投资发展部坚持做到“提前报备、早值班、现场核查、二次测温、晚整理”的工作模式。每天及时向企业提供疫情相关信息资讯,通过室内广播、网络等手段,不断强化企业人员对疫情防控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帮助企业处理紧急情况,在院设立两间应急处置室,协调院内食堂为入驻企业提供订餐供餐服务,帮助企业实行“定点、定人、定时”用餐制,进一步保证了企业人员在院工作的防疫安全。疫情以来,及时、高效处置两起企业人员发热事件,最短时间确定发热人员行迹和接触人员,妥善实施隔离和现场消杀,相关情况及时通报,处理工作得到了入驻企业、区防疫防控部门好评。
    响应政府号召,支持企业开展抗疫科研和物资生产。研究院响应政府号召,支持企业防疫物资生产,服务企业开展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检测试剂等防治方法的项目研发和技术攻关。入驻企业中有7家正在进行新冠疫苗和检测试剂的研发生产,3家企业进行口罩、原材料等防疫物资生产和进出口业务。
    丹娜生物公司承担着市科技局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研发任务,研究院为支持企业的应急研发,春节期间便在严格防疫措施下,安排研发人员到院内开展工作,投资发展部为企业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疫情防控方案体系,助力企业“火线上搞科研”。经努力,两款抗体检测试剂进入第二批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通道,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及资料审评。正元盛邦公司持续跟踪疫情发展,研发出基于鼻咽分泌物的新冠抗体试剂,10分钟可出结果,但该公司研发人员居多,生产人员少,投资发展部主动配合企业开展人员复工,在确保人员满足防疫要求,企业做好防疫措施的基础上,支持企业全面开展研发生产工作,产品已经销往海外并获得用户认可。新冠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为最紧缺的防疫物资,研究院快速响应,投资发展多方协调后腾出宝贵的空间资源,新引锦宜科技公司,为其提供满足口罩生产条件的洁净车间。投资发展部协助该企业做好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快速进驻,从企业开始找场地到正式投产只用了13天的,目前该企业已经建好2条生产线,可生产一次性医用、医用外科、KN95、N95四类口罩,平面口罩每天可生产15万件、立体口罩每天可生产5万件,企业实现快速投产,为社会不断提供着物资保障。
    招商引资更向前,助推新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在持续强化防疫部署,提高全员防控意识,为企业吃下疫情防控期间全面复工复产“定心丸”的同时,投资发展部项目招商和人才团队引进工作从未“掉线”。疫情期间,迅速开启“云招商”、“线上招商”模式,利用VR视频等多手段,向企业、创业团队展示介绍研究院的创业孵化环境和服务措施,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进项目入驻落户。
    疫情期间,研究院充分发挥综合大平台优势,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协同经开区成功引进研制出新冠病毒诊断抗体,为疫情防疫科研攻关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内知名抗体药CRO公司--京天成生物技术公司落户;与经开区共同引进河北省知名药企仁合益康集团在院设立研发中心,成为入驻研究院的第六大国内大型药企。同时还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平台”、“生物制品分子检测试剂”、“核酸(DNA/RNA)固体的室温提取技术”、“PCR分子检测平台”、“通用型免疫细胞制备技术”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2020年以来,研究院新增落户项目25个,其中完成公司注册19家,正在办理注册6个;累计培育孵化企业303家。
(投资发展部)